引号的滥用
我以前写的题解和某些公众号现在写的文章中,就有引号的滥用。例如:
所以我们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同一个合数是否会被“另外某数 × p"以外的质数”再筛一次导致浪费时间。
想要求出“第二站上下车到底有多少人”需要一些计算
我当时只是想提高可读性才加的引号,并没有想过它为何能提升可读性。这里的引号的语义作用到底是什么?小学老师说引号作用是引用或着重标记,但此处并不是。
我们说出或写出的语言,由于时间流动的单向和人类阅读的单线程,形式只能是一个序列。然而其含义其实是树形的,就和编译器的词法分析和 latex 等标记语言类似。试将本文第一句话表示为树形:
(((我)((以前)写)的题解)中((就)有)((引号)的滥用))
不论是听还是看文字,理解文字的过程隐含了树形的语法分析,理解的依据就是语言的语法习惯。然而中文并不是一个特别擅长讲语义进行良好结构化的语言——由于缺少从句和后置定语,中文语句可能比英文语句嵌套层数更深:
You should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s that are important to customers. 你要理解对顾客而言重要的需求。
想要求出“第二站上下车到底有多少人”需要一些计算: It takes some calculation to figure out how many people get on and off at the second station.
人类很难理解嵌套层数很深的数据。我们还想出了各种办法来让数据扁平化,比如命令式编程语言中的临时变量。在本文的例子中,为了明示这种树形结构,我才使用了引号。有时候我会使用加粗来明示,和引号作用一致。
引号的问题
大量引号让文章更难阅读,而且你文章里虽然可以用引号,说话的时候总不能带上吧。为了保证你语言之优雅,我建议别过度依赖引号,而是找一找白话中文里更好的表达方式,比如拆成两个句子。有时候一句话让人难以理解,正是因为嵌套层数太深。
为了求出第二站上下车有多少人,我们需要一些额外计算。